首页

女奴圣水

时间:2025-05-24 10:58:00 作者:我国油气主干管网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 浏览量:23409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心相近|“我们就是未来”——习近平主席的关怀激励中非青春“同路人”

  新华社记者乔继红 韩梁 魏梦佳

  “面向未来,我提议,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郑重宣布。

  北京交通大学的肯尼亚留学生阿布里里激动地告诉记者,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出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让他看到了中非命运与共的美好愿景,也看到了中非青年充满机遇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给予年轻人的关心和关爱,对中非携手迈向现代化有重要意义。”阿布里里说,“因为我们就是未来。”

3月2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人们参观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亲切寄语:“我相信,只要中非友好的接力棒能够在青年一代手中不断相传,中非命运共同体就一定会更具生机活力。”

  青年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近年来,中非合作许多重要举措都着眼青年、培养青年、扶助青年。一封封复信向非洲青年传递着温暖寄语,习近平主席的重视和关怀,激励着青年群体为传承中非友好、携手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对未来充满憧憬

  阿布里里是中非合作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复信赴华学习铁路运营管理知识的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鼓励他们“继续为中肯和中非友好事业发光发热”。阿布里里就是写信的一员。

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阿布里里(中)、薇姬·万盖奇(右)在学校合影。新华社记者 乔继红 摄

  2017年建成的蒙内铁路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成功典范,是肯尼亚首条现代化铁路,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承建方中国路桥公司还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开展项目,为肯尼亚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专业人才。一批肯尼亚青年前往中国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阿布里里也在其中。

  阿布里里2018年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轨道交通与信号中控专业,本科毕业后回到肯尼亚,在蒙内铁路担任铁路信号工程师。在工作中,他深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一年后再次回到北京交通大学,攻读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学位。

  “在中国学习到的知识和技术,与我在蒙内铁路的工作很契合,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阿布里里说,他想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为肯尼亚的经济发展做更大贡献。

2023年5月23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的火车驾驶员蒋立平(右)与学员霍勒斯从一辆印有“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标语的蒙内铁路机车旁走过。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非洲大陆上,更多像蒙内铁路一样的中非合作项目正在为非洲年轻人插上梦想的翅膀。

  阿布里里说,蒙内铁路项目上,70%左右的员工是年轻人。“我们都为能在这样一个改变历史的项目上工作而自豪。”

  在北京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薇姬·万盖奇职业理想是成为土木工程师,为肯尼亚设计更多低碳环保的铁路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的一系列新举措,让她对未来生活越发憧憬:“中国在非洲实施的项目,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研究非洲问题,探寻非洲方案

  在北京大学读博的乍得留学生托马·东洛纳·阿达瓦告诉记者,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的“文明互鉴伙伴行动”让他感到振奋。他相信,中非之间继续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两国青年之间增进交流和思想碰撞,将为中非关系长远发展注入力量,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提供支持。

北京大学乍得留学生托马·东洛纳·阿达瓦在学校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乔继红 摄

  2021年,阿达瓦等45名北京大学留学生代表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讲述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体会和感悟。他回忆说:“我们每个人都把在中国目睹的发展奇迹写进了信里。”

  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极大鼓舞了这些年轻人。“习主席鼓励我们走出校门,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并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阿达瓦说。

2023年6月26日,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尼日利亚青年尼克(右)和同学在学校教学温室大棚查看水稻长势。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此后阿达瓦陆续走访了新疆、甘肃、云南等15个省份,细心观察和学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结合自身历史文化在多年探索中形成的,这带给非洲国家宝贵的启示。”阿达瓦说,“我们也应该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阿达瓦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定为“非洲问题、非洲方案”,并已在乍得、布基纳法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家展开了田野调查。“此次北京峰会上,中非双方共同宣示的这些新政策和新举措,将为中非青年的人生带来新机遇。”他说。

  创造“人人都参与其中”的未来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师雷妤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演讲中提出的中非“文化丝路”计划、“中非人文交流年”等一系列加强人文交流的举措,让她心潮澎湃。

2023年8月18日,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举着“中南友好”书法作品。(受访者供图)

  雷妤曾是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老师。这所孔子学院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德班理工大学共建。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南非访问时见证了它的成立。2023年,习近平主席复信该学院50名师生,鼓励他们“努力做传承发展两国友好事业的使者,为促进中非友谊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所孔子学院工作的7年间,中方院长吴林深切感受到非洲青年人对中国语言、文化和国家发展的兴趣日渐浓厚。“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理解中国人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和创新拼搏的精神,更加明白中国人尊崇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文化理念。”吴林说,“青年已成为中非友谊传承的重要纽带,成为中非互学互鉴的重要载体。”

8月30日,在位于湖南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内,“中非文化与经贸研学”活动受到欢迎。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报道此次峰会的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卢克曼·萨尼感慨道,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带给人面向未来的希望”。

  乌干达《新愿景报》记者布巴莱·阿德里安·布瓦尼卡说,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为中非青年发展赋能,将青年人才的成长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创造一个“人人都参与其中”的未来,推动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同路人才是真朋友。”在元首外交推动下,中非各领域、各层次的青年交流合作正不断深入推进,中非青年将在现代化征程上更加紧密地携手,合力书写更多“真朋友”的新故事。(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晋中:产业赋能 乡村焕发“万千气象”

海叔更要说,空客放一百个心。目前阶段,中国又不会引进A400M这样的军用运输机。而在本次新加坡航展上,中国不仅推出了C919、ARJ21这样的民航客机,中国直10ME武装直升机真机也来到新加坡——此乃该型号直升机首次亮相境外航展!

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主桥在安徽合龙

安瓦尔说,多年来,马中两国的经济伙伴关系蓬勃发展,合作不仅限于传统行业,还扩展到具有创新和增长潜力的领域。同时,两国间的纽带不仅仅是贸易,更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浙江绍兴出土“山阴”“会稽”地名遗物 最早溯至东汉

营销链路的高复杂特性,决定了传统营销手段的局限性。一件商品从营销物料制作开始,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还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分发,依赖效果进行复盘优化。整个流程漫长且效率低下,试错成本很高。尤其在消费热点快速变化的当下,传统营销方式难以支持品牌迅速响应市场趋势,一不小心就错过“泼天的流量”。然而,大模型加持的智能营销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第一观察|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新部署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本周末到下周一,内蒙古中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地区等地也将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黑龙江等地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生僻字

9月30日,随着一列满载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站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今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达到5802列,同比增长15.7%。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